中国婚俗文化之点花烛

文章分类:中国婚俗文化   发布时间:2022-07-18  阅读: 1275
  古人认为人生有“四喜”,这“洞房花烛夜”便是其中一喜。在中国传统婚俗中,点花烛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表达“龙凤呈祥”的美好祝愿,新人婚礼上的花烛大多以龙、凤和花卉等图案做装饰,这种专供婚礼使用的花烛,又被称为“龙凤花烛”。

  传统龙凤花烛由于综合了蜡质艺术与剪纸艺术,制作工艺十分繁复不说,时间上还有局限性。

  通常,要制作一对龙凤花烛,需要先完成十余种零部件的准备工作,并涉及到剪纸、上蜡、溶蜡、调色、浇铸、彩绘、开相七道工序,要用到的工具也十分多样,有炭炉、铁钎、毛笔、瓷盅等,而最主要的是各式模具,它们能赋予蜡油丰富的图案。

  在龙凤花烛的制作流程中,难度最大的当属龙和凤的制作

  首先,要用纸将龙牙、龙爪、凤翅等形状剪出以备使用。与此同时,用暖锅将放在瓷盅内的各种颜色的蜡融化。等到蜡完全融化之后,将浸湿的木制模具蘸金粉,再蘸上蜡油,趁热粘到事先准备好的蜡烛和纸片上,这也是整个制作流程最关键的部分。等到蜡油冷却之后,金光闪闪的龙、凤便成型了。

  除了龙、凤以外,花烛还需要一些小的配件装饰,比如祥云、花卉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制作蜡质花鸟人物的时候,动作一定要又轻又柔,对于力度的掌控要恰到好处。对此,老师傅们将它形象地称为“捉鬼功夫”。

  在完成零部件的准备工作后,便要用铅丝把这些蜡人和蜡花按一定的格式插到蜡烛上组成各式的立体图案,这个过程被称为“装花烛”。

  装好的花烛一般分为三个部分。最上面的部分叫做“颜照”,由涂蜡的硬纸、蜡制的花卉和玻璃镜子组成,镜子上往往会写有“龙凤呈祥”、“百年好合”、“寿比南山”等红漆字样。花烛中间配以如意、蝴蝶等装饰的“凤穿牡丹”和“龙戏金珠”等图案,这是花烛的主要部分,各色花卉、动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和合二仙”、“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等戏文蜡像和花卉,则构成花烛的最下端。







内容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会员

  • 未婚 机关干部 10~15万 联系Ta

    小布丁

    26岁 152cm 梅州大埔县
  • 未婚 设计师 10~15万 联系Ta

    惠惠

    20岁 165cm 上海奉贤区
  • 离异 办公室职员 8~10万 联系Ta

    啊伦

    41岁 185cm 梅州梅县
  • 未婚 机关干部 10~15万 联系Ta

    俊佑啦

    27岁 176cm 深圳宝安区
  • 未婚 客服人员 8~10万 联系Ta

    小莉

    31岁 160cm 广州海珠区
  • 离异 幼师 8~10万 联系Ta

    丫丫

    28岁 167cm 湖州长兴县
  • 离异 策划推广 10~15万 联系Ta

    阿帆啊

    28岁 170cm 梅州梅县
  • 未婚 行政人事 8~10万 联系Ta

    DDT

    29岁 178cm 梅州梅江区
  • 蜜婚网 - 客家地区高端婚恋交友品牌 版权所有©2001~2020 本站蜜婚网相亲交友网 粤ICP备17129430号
  • 微信扫码,进入微信版
  • 手机扫码,进入手机版
  • 返回
    顶部
  • 请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关注成功后可获得帐号消息通知等全功能体验

    先不关注,我先看看再说